西安工業大學校報編輯部不斷探索、強化崗位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校報這個平臺,培養大學生記者和編輯,著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效果顯著。
每年新生入學期間,校報編輯部都要招募學生,強化記者隊伍建設。把招募大學生參與校報工作與提高校報在學生中的影響,建立校報和大學生的聯系,借助校報平臺育人緊密聯系起來。
校報編輯部緊扣辦報育人宗旨,積極培養大學生記者、編輯的新聞素質,精心指導,放手實踐,讓他們全方位的參與到校報工作中來。自2006年以來,校報編輯部每年對學生記者進行兩輪的傳播學、新聞學、文化研究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每次培訓四到五周,以講解材料和自主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材料主要來源于國內引進的優秀原版英文教材,國內重點教材以及國內外著名報刊如《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等的報道實例。實踐證明,這個類似于小型選修課性質的培訓有效的促進了學生記者專業素養的提升,既有利于他們開展工作,又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在對學生記者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的同時,積極引導、放手讓他們實踐,指導他們撰寫有關校園學生學習、生活的報道,尤其是一些深度報道,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新生入學、畢業等時段,校報在第一時間出版由學生記者獨立編輯或主要撰稿的《迎新專刊》,專版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受到新生讀者的關注。除了讓學生記者參與一般校園新聞的報道外,每期刊登1到2篇由學生記者采寫的深度報道。2007年以來,陸續刊發了《勤工儉學,大學生的“另類”生活》、《校園BBS:西工學子的群言堂》、“西安工業大學學生社團生存現狀系列報道”、“‘理財風刮進校園’系列報道”、“充足準備,成功就業;就業難,難在哪里”、“校園創業人物志系列報道”等,在師生中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在對學生記者進行專業培訓和文字寫作歷練的同時,我們還不定期的安排他們實地參與報紙策劃、編校、出版的全過程,使他們對報紙出版的基本流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培育下,學生記者普遍具備了較好的專業素養。
幾年來,通過對學生記者、編輯的培養,既為高校校報工作這半畝方塘引來了源頭活水,使之成為服務、管理育人的新陣地,為高校校報增添激情活力和青春氣息,同時也搭建了一個學生成長成才的新平臺。學生記者李夢蕾撰寫的《勇者多無畏,“登科”向前沖》,獲得2010年度陜西高校新聞通訊類一等獎。一些學生參與撰寫的新聞稿件在《西安日報》、《文化藝術報》、《現代軍工》等媒體刊發,學生記者中有數人進入了新聞單位工作或考上了新聞學的研究生。 (孔亞東 馬萌)